從“卡端”到“指端”的迭代升級,讓居住證從原先的小本本變為現在數據庫中一組數據,讓廣大群眾享受到了數字化改革帶來的便利。日前,浙江省電子居住證互通互認制度改革在紹興實現了全域覆蓋,將這份便利又向前推進了一步。
“從今天開始我就是新昌人了!”5月6日上午,來自河南省商城縣的余師傅領到了浙江省電子居住證。
今年4月7日,原先在上虞工作的余師傅,因為工作變動,來到新昌一建筑工地務工。按以往政策,他需要在一地登記居住時間滿6個月才能申領浙江省居住證,受益于今年2月份紹興市推行的浙江省居住證互通互認制度改革,上虞、新昌都屬于紹興地區,因此,他在紹興居住登記時間可以累計,這樣算起來已經滿6個月了,得以順利申領浙江省居住證。至此,紹興全域已完成“電子居住證+互認轉換”集成改革工作。
去年,紹興市公安局在全省乃至全國率先實現居住證申領、核發、簽注、應用等環節全流程數字化變革。2021年6月7日起,紹興市全面實施網上核發浙江省電子居住證,落實全網通辦、全城共享等諸多機制,推動居住證從“卡端”到“指端”的迭代升級。同時,率先在上虞成功探索浙江省居住證互通互認制度改革工作,并從今年開始在全市復制推廣。
記者了解到,浙江省居住證互通互認制度改革可為省域范圍內流動人口領證提前1至6個月時間,有效打破地區界限、部門壁壘,讓新市民及時享受當地教育、就業、醫療、社保等12方面的基本公共服務和便利。
“已持有浙江省居住證或在浙江省內登記居住時間滿6個月的新市民,來紹興符合合法穩定居住、就業或連續就讀條件之一的,可在屬地派出所申請領證,享受當地基本公共服務和同城待遇!苯B興市公安局人口服務管理支隊支隊長方達介紹說,這項改革的落地為全省3000余萬流動人口來紹興工作、生活、學習提供了更大便利,有力推動了市域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。
目前我省已要求具備條件的地級市和縣(市、區)借鑒紹興“電子居住證+互認轉換”集成改革經驗,進一步擴大居住證發放規模,降低群眾享受公共服務的成本,進一步釋放新型居住證制度改革紅利。
|